Steam96%好评的《情感反诈模拟器》:它不止是争议,更是复杂人性的荒诞映照
一款名为《捞女游戏》的作品,在更名《情感反诈模拟器》后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2025年暑期档。它首日登顶Steam销量榜,斩获96%“好评如潮”的玩家口碑,同时却也深陷舆论漩涡——导演账号被封禁、内容被官媒点名批评、社区争议不断。在“污名化女性”与“揭露情感欺诈”的两极分化评价中,这款非大厂出品的互动影游,究竟凭借什么引爆了市场?又为何能赢得核心玩家的高度认可?抛开喧嚣的争议,我们试图通过一位资深玩家的深度体验,探寻其表象之下关于人性、选择与救赎的复杂内核。
图片来源:Steam商店页面
上线次日,该游戏导演在各大社交媒体的账号开始被封禁。极目视频发文抨击了《捞女游戏》污名化女性、挑起性别对立的内容内核,而游戏也紧急将其在Steam平台上的名字改为《情感反诈模拟器》。
事实上,无论是《捞女游戏》还是《情感反诈模拟器》,从名字里都能看出这款游戏的爆点,而评价也因此两极分化——在以玩家群体为核心的Steam上好评不断,但同时,因为它的题材特殊性,社区中也出现了各种争议和讨论。一方面,游戏相关矩阵内容遭到大面积举报,内置的留言互助板功能也因不知名原因清空并下线。
另一方面,这些争议也反向促进了更多的玩家入手《情感反诈模拟器》,哪怕自己可能未必会上手游玩。
图片来源:社交媒体玩家评论
单从产品角度来看,这款游戏的题材定调确实过于……直接而大胆。
它走的不是《完蛋!我被美女包围了》那一系恋爱影游兜售情绪价值和特别福利的路子,而是颇为粗暴地揭开了当下社会爱情与物欲之间的界限。同时,它切入的也是当下互联网最敏感的一个话题——男女对立与情感欺诈。
只是在敏感话题之外,我们更希望能和大家聊聊产品本身。作为行业观察者,我们当然希望爆款游戏和热点话题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,但毕竟没有完整体验游戏并和项目组交流游戏理念,所以也不能贸然对游戏下定义或妄加揣测。
因此,我们在社区粉丝中邀请了一位体验过十多款互动影游的玩家,在完整体验《情感反诈模拟器》后,写了一篇“玩后感”。以下是这位玩家投稿的部分内容:
其实《情感反诈模拟器》真正吸引我好奇不只是情感反诈本身,而是它在现今环境下出现究竟要干什么。
上手之前,我猜测《情感反诈模拟器》可展现的不外乎几种可能。
比如游戏基于“胖猫事件”立项,它可能是围绕男性视角,针对“捞女”展开极尽报复的爽文;又或者是玩家扮演“捞女”,享受借由人性将金钱、权力乃至人格都踩在脚下的灰色故事。考虑到导演胡耀辉曾执导过《一路向西》,不排除它可能也是讽刺当下社会现状,展现人性阴暗的改编电影。
直到游戏上架当晚花8小时一口气通关,我才发现自己错得彻底——且不说这款产品在拍摄技术、演出水平对一众影游都形成了降维打击,《情感反诈模拟器》架构在荒诞现实主义题材之上的,是一套“正得发邪”的价值观。
01 复仇“捞女”
简而言之,《情感反诈模拟器》讲述的是一个“复仇‘捞女’”的故事,整体剧情架构也偏传统。游戏中,主角吴宇伦建立了反捞小组,与致力于培训“捞女”的组织变凤凰展开一系列博弈,并将她们捞到的钱全都返还给受害者。
但偏偏通关后,对故事中的“捞女”我却“恨”不起来——《情感反诈模拟器》把故事中的各个重要角色塑造得太立体了。
为了减少剧透,我们以“捞女”段位最低,在游戏里充当新手经验包的唐晓甜为例。这个角色几乎完全诠释了““捞女””一词,加上戏份偏少,玩家对她很难形成复杂认识,观感一般。而故事中,她在完全被男主吸引后,从“捞女”瞬间转换成了自己平时钓过的“鱼”,不论男主如何问她要钱,她都甘之如饴,不愿意放手。
第二章的最后,唐晓甜的故事迎来结尾——男主坦言将她捞来的钱,都还给了那些过去被她伤害的男人,可即便如此唐晓甜对男主也没有任何怨怼,甚至不愿意放手。
这部分可以理解为她受到了沉没成本的影响,可以理解成唐晓甜不愿意接受现实。但如果结合后续几个女主角的故事以及“恋爱档案”来看,唐晓甜行为的本质是她真的相信那是爱情,认为找到了自己心中的乌托邦。
《情感反诈模拟器》批判了每一个“捞女”的实际行为,却仍旧给她们保留了人性光辉的底色。说白了,在这款游戏的价值观中,每个人并非生而为恶。
这点在游戏第三章的高光部分体现得更加明显,对人性的描绘也更为复杂。时隔多年,面对曾经骗走自己爷爷遗产的陈欣欣,主角的情绪也是复杂的——对方是自己低谷时的月光,落难时的救赎,所以多年以后,他也仍旧相信对方为了给母亲治病的动机是真实的。
而陈欣欣的反应,也不是单纯“是”与“否”。
甚至如果继续推进故事,《情感反诈模拟器》更是直接给你展现了陈欣欣这个角色的本质——大浪之下无从选择的普通人。在相近的情况下,大多数人的选择未必真的能比陈欣欣好太多。与男主重逢后,真正获得救赎的陈欣欣也宛若一朝醒悟,毅然决然想要脱离“捞女”身份,回归正常生活。
可恶终究是恶。游戏里的每个“捞女”最终都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,多年后的陈欣欣虽然找到了自己寻求一辈子的归宿,但她也不可能逃避惩罚。于是,《情感反诈模拟器》也给她安排了一个最为合理的结局。
这也是为什么,我说《情感反诈模拟器》的价值观实在正得发邪。游戏里每个“捞女”都是相当复杂的人,她们有的独立,有的强势,有的无奈,走上“捞女”一路更像是社会跟人生给她们提供的一个可能性。她们抓住了这个可能性,获得了昔日追逐的金钱与权势,但心底依旧憧憬昔日真善美的自己,住着一个不曾长大的孩子。
男主做的,就是打开门,把这些孩子放出来,让她们再度愿意相信爱情。但不论起因如何,她们也必须吞下自己过去种下的恶果,并用一生去偿还,哪怕她是男主的白月光。
有意思的是,《情感反诈模拟器》真正批判的并不是“捞女”个体,而是铸就“捞女”的社会环境。如果你玩到最后两章,看到了潘梦娜和吴宇伦多次的三观碰撞,恐怕能更加直白地理解这点。
比如双方关于公益问题的讨论。吴宇伦每隔一段时间,都会给身体天然有障碍的孩子送温暖,并帮忙拍卖他们的画作,用以改善孩子们的生存环境。但与此同时,吴宇伦也会将这件事作为击穿柳月盈心理防线的手段。
因此,当潘梦娜回怼男主做公益并非没有别的目的,男主也只能无奈表示“论迹不论心”。
身为主角的吴宇伦也并不是一个伟光正的完美好人。每次攻略“捞女”,其实他也会享受那种情感博弈带来的刺激感,钱对他来说反而没有那么重要——花成本拿下“捞女”后,他从没去计算过自己的得失,也懂得体恤弱者。他和“捞女”一样,也热衷于借助情感操控给自己带来好处。
所以他所能做到的,只是不让自己用这份能力去做坏事,甚至还能借此安慰自己:强者愤怒抽刀向更强者,弱者愤怒抽刀向更弱者。这也是《情感反诈模拟器》涵盖的另一层价值观,人性有真善美,但成长后的个人也是亦正亦邪的复杂个体,毕竟“论心无完人”。
具体更多的,我们不妨点到为止,打开游戏亲自体验。至少我能保证,它的确对得起这个比电影票还便宜的价格。
02 在爱人之前,先学会爱自己
作为影游,游戏性其实也是一个避无可避的问题。说实话,《情感反诈模拟器》的游戏性内容做得其实差强人意。
比如第一章的布置如果放在电影里面其实毫无问题,它是整个故事的核心脉络和起点,甚至相当于第三章情感冲击必不可少的铺垫。
可如果同来当游戏开篇,它其实不那么合格——玩家先入为主带着反捞精神开启游戏,往往会因为太过正常而无法上钩,导致打出一系列戛然而止的结局。为了顺利推进游戏,走到真正的正篇,大家也就不得不扮演一条上钩的“鱼”。这其实相当破坏心流。
通关以后,我觉得这是《情感反诈模拟器》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,归根结底剧本内容走的还是影视作品的路子。
相对的,《情感反诈模拟器》另一方面的游戏性设计就相当可圈可点。游戏每一章拿下“捞女”的环节,都需要玩家拆解对手,思考最合适的选择。除了开篇首个“捞女”,后续的每个情感博弈都颇为有趣,给玩家带来的情感反馈也相当复杂。偏偏这种基于情绪调用的心流选择,反而是游戏设计中一个相当成熟的技巧——我们一般将它称作“弱引导”。
只不过和游戏中的弱引导设计相比,《情感反诈模拟器》提供的心流体验在诸多游戏中较少见到。它未必真的那么贴近生活,现实的男性女性也未必因为会因为这种简单的博弈“沉沦”,如游戏般数值化地提出一个非此即彼的结果。
《情感反诈模拟器》足够荒诞,又足够现实,也足够新鲜。所以我更加倾向于,这种弱引导设计本质是作品经过多次打磨调优后,自然而然出现的状态。它虽然在影游层面没有显著性的突破,但也验证了“用心真的能做出层次分明的好作品”。
当然,有意思的是《情感反诈模拟器》获得的社会评价恐怕也会“层次分明”。有的人会觉得它单纯只是在消费当下的社会环境,并没有提出真正有价值的见解;也有人会认为它过于荒诞,把美好的感情物化成了一环扣一环的博弈,缺失敬畏。甚至可能有人觉得它只是为了打标签,给当下本就不美好的现状火上添油。
故事的最后,《情感反诈模拟器》也借由角色之口,向每一位观众提出了一系列疑问。
比如通过情感操控,真的能找到爱情吗?吴宇伦给出的解释是,它只能让你“不错过爱情”,但如果你想要追求真正的爱情,那最重要的依旧是真诚。在此之前,每个人都需要正视自己内心的需求和声音,而不应该被情感操控牵着鼻子走。
《情感反诈模拟器》无疑是一面锋利而充满争议的镜子。它直白地切入“情感欺诈”与“物欲边界”的敏感命题,用荒诞现实主义的手法撕开人性的灰色地带,引发了前所未有的社会讨论浪潮。尽管其引发的两极分化争论似乎难以平息——一边是“好评如潮”的玩家拥趸,赞叹其对复杂角色的立体塑造与“正得发邪”的价值观;另一边则是对其挑动对立、物化情感的尖锐批评——但游戏本身所传递的核心信息,在玩家的深度体验中逐渐清晰:它批判的并非个体,而是滋生“恶”的环境;它展现的“捞女”并非脸谱化的反派,而是裹挟于社会洪流、内心挣扎的普通人;它最终指向的,是“爱人之前,先学会爱自己”的朴素箴言。这份在争议浪潮下依然能打动玩家的独特魅力,或许正是它作为一款游戏产品,在粗糙的游戏性之外,那份对人性复杂性与情感真诚的不懈叩问。无论外界如何喧嚣,《情感反诈模拟器》已然成为这个夏天无法忽视的文化现象,其引发的关于情感、道德与选择的思考,远比简单的标签更具回响。
一款名为《捞女游戏》的作品,在更名《情感反诈模拟器》后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2025年暑期档。它首日登顶Steam销量榜,斩获96%“好评如潮&
2025-06-23知名卡牌游戏《漫威终极逆转》近日陷入争议,被指控在游戏中使用了与日本特摄剧《假面骑士Wizard》极为相似的艺术设计,引发原设计师和粉丝强烈不满。 事件起因是有玩家在社交平台发现,《漫威终极逆转》中角色“古一法师”(Th
2025-06-23由荷兰工作室Feel Free Games开发的农场模拟冒险游戏《露玛岛》,在近期宣布游戏销量已突破了60万套,并开启了游戏上线以来首次免费大更新《露玛岛:海盗》,并且进行了新一轮折扣促销,游戏现折扣价38.4元,平史低。作为去年年底Steam上的黑马级种田游戏,《露玛岛
2025-06-23当博丽神社的结界因神秘强敌而剧烈震荡,幻想乡的命运再度交到玩家手中——由《东方Project》官方公认二次创作、上海爱丽丝幻乐团正版授权、宇峻奥汀代理的弹幕射击大作《东方幻想ECLIPSE》,今日宣布繁体中文版在App Store和Google Play 双平台开放事前
2025-06-22近日,《魔域口袋版》正式上线年中盛宴活动,为玩家带来实打实的福利,万元实物豪礼等你拿。此次活动从6月17日起持续至6月28日,全区全服玩家均可参与。豪华奖品清单曝光!万元豪礼拿到手软活动奖励分为两期送出,堪称豪华。第一期奖品中,6瓶53度飞天茅台将花落幸运玩家之手,市场上
2025-06-226月20日,《太空杀》迎来版本更新,双面酒馆全新场景、限定时装、福利活动接连登场,为船员们带来一场梦幻与刺激并存的宇宙冒险!双面酒馆,超高倍率双面酒馆迎来重大更新,全新 “富豪场” 震撼上线。超高倍率为玩家带来前所未有的刺激体验。在 “富豪场” 中,每一次决策都将带来更
2025-06-22-
《第五人格》求生者骑士基础攻略新鲜出炉(第五人格求生段位) 2025-05-16
-
偷得浮生半日闲《剑侠世界3》江湖春日休闲攻略(再偷浮生两贯钱) 2025-04-19
-
《街头篮球》能力堆叠保姆级教程2025年版 2025-04-12
-
怀旧副本怎么打《魔域口袋版》限时副本攻略(怀旧服各副本任务一览) 2025-03-21
-
燕云十六声望归望归任务攻略方法(燕云十六声望归望归) 2025-03-06
-
金铲铲之战明昼四射阵容搭配推荐(金铲铲之战国际服) 2025-03-06